为深化中学地理教学规范意识,探索教学改革方向,地理正高级教师、闵行区地理教研员周光明于4月15日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第四教学楼331开展专题讲座。讲座以“中学地理教学的规范与创新”为主题,从规范、技能、理念及创新四大板块展开,吸引众多师范生参与。周老师结合自身教研经验,以严谨的逻辑与生动的案例,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系统性指导。
规范为先:细节中锤炼专业素养
周光明老师强调,教学的设计、文本、素材、行为的规范是教师职业能力的基石,“最好的规范,是——洞察事情的价值和意义,形成自己做事的高标准”。他明确设计要追求简约、文本格式须标准(如段首空格、字体规范、图表对齐),避免中英标点混用,确保图文信息完整且不跨页。针对地图绘制,他以“问题地图”案例警示教师严守政治红线(如漏绘钓鱼岛、台湾省底色错误),强化国家领土完整意识。作为师范生,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应注重细节专业性,将规范意识融入教学全流程。
技能与理念并重:实践与理论的双向赋能
在教学技能板块,周老师聚焦技术工具应用与课堂管理策略。他建议教师掌握绘图处理、思维导图设计等基础技能,同时探索AI技术辅助资源生成的创新路径。理念层面,他引用王阳明的思想:“人需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表明人只有通过具体事务的磨砺,才能真正成长;唯有经历实践考验,才能在平静时沉稳、动荡时从容。倡导师范生通过实践提升教学能力。作为师范生,我们需主动参与教学实践,在规范教案撰写、课堂观察等“事上磨”的过程中,既提升专业技能,又锤炼心理素质,最终达到“静亦定、动亦定”的教育境界。
周光明老师的讲座令同学们受益匪浅,在讲座的最后,周光明与同学们就教师招聘的准备、教学生涯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详尽、专业的解答。
周光明老师的讲座为地理师范生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以“规范与创新”为核心,系统阐释了教案设计、课堂实践及教师发展的专业路径,强调“事上磨”思想对师范生技能淬炼的价值,并通过互动答疑为教学生涯规划提供务实指导,助力未来教师以规范筑牢根基,以创新开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