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25年地学文化节在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B101隆重开幕。党委学生(研)工作部副部长万姗姗,地球科学学部主任、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杜德斌,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谭红岩,党委副书记罗艺,团委书记侯静惟参会。活动由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毕嘉豪主持,来自本硕博各学段的100余名师生代表共同见证这一学术文化盛宴。
谭红岩在致辞中指出,地学文化节作为学院“一院一品”特色活动,已连续举办两届,形成了“学术引领、实践育人、科普惠民”的品牌亮点。本届文化节紧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精心策划“主题报告”“ 创新创业经验分享会”“地学文化集市”“地球说”科普课程四大板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万姗姗在讲话中强调,值此华东师大前身光华大学建校百年之际,地理学科作为与校同根的优势学科,肩负着“传承历史文脉、培育时代新人”的双重使命。地学文化节凝聚着学院师生的心血,作为学工部连续立项的学风建设项目,它不仅成功营造出浓厚的科研氛围,更有望打造成为特色品牌,走进中小学,实现“大中小”教育的联动发展,让地理学科的独特魅力照亮更多学子的求知之路。
随后,万姗姗副部长、杜德斌主任、谭红岩书记、罗艺副书记以及学生代表倪静雯共同按下掌印。随着 LED 屏幕上掌印汇聚,2025年地学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文化节开篇之作,杜德斌教授以《百年变局与中国地理学的新使命》为题,为师生带来一场思想盛宴。他通过全球 GDP 变迁热力图、地缘政治演变时间轴等可视化工具,系统分析了“中美战略竞争”“一带一路倡议”“气候变化应对”三大时代命题,同时回顾了地理学前辈们的卓越贡献,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地理学理论在大国竞争中的重要作用,着重强调地理专业学生应坚定地理学科自信,并推荐了多本专业相关阅读书目。杜德斌教授指出,地理学在国际政治等诸多领域影响深远,在新时代,中国地理学更是肩负着全新使命,激励着地理师生们为学科发展和国家建设奋勇拼搏、贡献力量。
本届文化节将持续至4月22日,亮点纷呈:
学术引领
邀请地学不同领域专家、知名学者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独到见解,引导学生勇担时代使命,坚定专业自信。开展南极科考经验分享会等活动,邀请优秀研究生分享科研旅途中的心路历程,促进同辈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跨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方式,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学术氛围;
双创赋能
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经验分享会,鼓励地理学子讲述自己的双创故事,分享成功经验和心得体会。通过搭建一个开放且包容的交流平台,促进创新思维的传播与碰撞,激发更多创意灵感,助力学子们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科普惠民
推出“地球说”精品课程,通过独特的地理视角,聚焦气候变化、城市发展、生态保护等贴近生活的热点话题,通过引人入胜的实例、直观的数据和专业的分析,揭示现象背后的地理逻辑,激发公众对自然世界的探索欲望和保护意识。通过地学文化集市,营造全校共学地理的良好氛围,提升学科影响力,让地理知识“活”起来;
数字创新
聚焦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邀请相关研究团队通过文化集市展示最新的数字技术和应用案例。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享受沉浸式的宇宙探索之旅,感受科技与地理科学结合带来的震撼体验,在代际对话中传承地理人的精神。
地理科学学院将以文化节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重要指示,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地理人才贡献华师智慧。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跨越时空的地理之约,见证地理学在新时代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