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 日下午,地理科学学院预备党员集体谈话暨理想信念教育在我校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 A304 圆满举行。校关工委副主任孙桂华、朱月琴、陈爱平,院关工委副主任陆珏、阎海云,特邀党建组织员范安康等老师参加。活动由院党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罗艺主持。
活动伊始,阎海云老师带领全体预备党员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会场,展现了新党员们对党的忠诚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决心。
宣誓结束后,关工委的爷爷奶奶们结合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同志们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 陆珏老师以“做有理想、有抱负的新一代青年”为主题开展主题教育,她结合身边党员模范事迹,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华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严凤霞,耄耋之年仍心系杏坛,设立青年教师奖励基金助力人才培养;我院杜德斌教授自学生时代入党后,放弃优厚待遇,选择留校任教,三十年扎根教学科研一线,常常坚持工作至深夜,并默默自费资助困难师生。陆老师鼓励青年学子珍惜幸福生活,传承革命先辈精神品质,持续学习、磨砺品格、精进本领,投身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范安康老师强调“增强党员意识,坚定信念砥砺前行”。他结合十余年辅导员工作经历,以“育人如育苗,贵在持之以恒”的实践感悟,勉励青年学子保持奋进姿态,将个人成长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他指出,端正入党动机是终身课题,入党绝非谋求个人利益的捷径,而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每一位同志要始终对党忠诚,将对人民的承诺融入点滴行动,既关注课堂学业精进,更要胸怀“国之大者”,在志愿服务、基层实践中锤炼担当,笃行不怠。 陈爱平老师分享了父辈党员的故事和自身下乡的经历。从黑龙江插队的风雪,到龙华烈士陵园的青松,在艰难岁月中,陈老师始终以严格标准要求自己,一心向党,自觉接受组织考验,深刻阐释了“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的强大精神内涵。她寄语同志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赶考”路上,要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勇气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矢志不渝不懈奋斗。 活动最后,罗艺老师对关工委老同志的悉心指导表达感谢,并鼓励预备党员们不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远大理想,扎实青春底色,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 此次教育活动通过入党宣誓、座谈交流和前辈寄语等形式,深化了预备党员们的理想信念。相信地理科学学院的同志们,定会牢记嘱托,不忘初心,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