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星闪耀 | 张正艳:破译风云,深耕躬行

发布者:区恺迎发布时间:2025-11-24浏览次数:10

张正艳,中共党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23级气象学硕士研究生,师从刘延安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据同化与模式模拟。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等荣誉,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以核心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等发表论文。

1.jpeg


锐意创新:锻造精准预报的"数据引擎"

面向低空经济与极端天气预警的重大需求,张正艳将科研目光锁定在高分辨率气象数据集的构建与卫星资料同化技术上。她深知,精准预报始于高质量的“初始场”,而她的使命,正是为数值模式打造更强大的“数据引擎”。


在长三1km再分析资料构建研究中,她创新性地融合多源数据与动力降尺度技术,成功提升了关键气象要素的精细化表征。这项成果不仅转化为一篇投稿至《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的论文和一项受理中的发明专利,更意味着未来无人机航路规划与强对流天气预警将拥有一张更可靠的“气象底图”。与此同时,她深耕我国风云卫星资料的应用价值,探索其动力、热力信息在台风预报中的协同增益。相关研究成功发表于《JGR: Atmospheres》,并在上海气象学会年会上作了口头报告,为我国自主卫星资料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从数据处理到方法创新,再到成果输出,张正艳以解决实际难题为导向,在服务国家气象事业的征程中,踏出了坚实的步伐。

2.jpeg

上海市气象会年会口头报告


协同攻坚:在团队智慧中破解复杂难题


科研之路不仅需要独处的深度,更需要协作的广度。连续两年参加“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让张正艳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在解决复杂问题中的力量。从“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到“大数据驱动的地理综合分析”,她所面对的赛题跨越气象与地理信息科学,兼具理论挑战与实践价值。面对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情境,她迅速补充算法知识,将气象学思维与数学建模方法相融合。


她常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团队合作的碰撞让思路愈加清晰,也让她认识到协作之于科研的真正意义。这段经历不仅收获了国家级奖项的肯定,更塑造了她开放、合作的科研思维,坚定了在团队智慧中攻坚克难的信念。

3.png

4.png

连续两年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证书


脚踏实地:于探索中明晰前行方向

立足气象之基,锤炼科研之能,涵育团队之识——这便是张正艳求学路上的真实写照。国家奖学金的荣誉,是对她过往脚踏实地、锐意进取的肯定,更将化作一盏明灯,照亮其前行的道路。展望未来,她希望继续深耕数据同化与数值模拟领域,致力于将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提升天气预报精准度的实际力量,在探索天气奥秘的科研长卷上,书写下属于华师地理人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