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为稼研究员莅临《走进南极》课堂作专题讲座,深刻阐述南极精神

发布者:宋雪楠发布时间:2024-05-25浏览次数:10

2024年5月20日晚,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原主任秦为稼研究员,亲临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莅临二教331教室,为我校通识课程《走进南极》进行线下授课。课程负责人李春兰副教授,在授课前向同学们郑重介绍了秦为稼研究员的工作经历。秦为稼研究员曾担任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等重要职务,自1989年起长期致力于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组织、管理与实施工作。他深度参与了我国极地考察领域中长期规划的制定、重要科学与工程项目的策划与实施,为我国极地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特别地,秦为稼研究员在1996年担任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野外队长,为后续昆仑站、泰山站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他还先后担任了中国第24、25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成功实施了长城站、中山站的“十五”改造工程。2010年至2019年参与并组织“雪龙2”极地科考破冰船建造工程。2015年,秦为稼研究员更是担任了第32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参与了秦岭站的建站规划工作。秦为稼研究员的卓越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2016年,他被《Nature》杂志评选为十大中国“科学之星”。在隆重介绍之后,秦为稼研究员正式为同学们授课,分享他在极地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深刻见解。

秦为稼老师所主讲的专题内容,主要聚焦于“南极条约体系”的演进历程及其深远影响,同时深入剖析中国在南极科研事业中的卓越贡献以及所蕴含的南极精神。讲座现场氛围热烈,六十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聆听秦为稼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通过现场互动环节,进一步加深对南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感受到中国极地研究历程的曲折与艰辛。



秦为稼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南极条约》和以此为基础的南极条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南极条约》于1959年签署,1961年生效,它规定南极应用于和平目的,禁止军事活动和核爆炸,旨在确保南极的和平利用和科学合作,并在此之后逐步形成了南极条约体系。秦为稼老师向同学们分析了南极条约体系所经历过的危机和正面临的挑战,以及南极保护的体系改革与发展。他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共建南极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以及南极国际治理的发展趋势。

随后,秦为稼老师详尽地阐述了我国在南极考察与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卓越贡献,并高度肯定了中国南极事业的显著进步与辉煌成就。他向在场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南极考察事业从起步阶段的艰难探索,到逐步壮大、不断增强的历程,详实列举了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一系列科考站点以及取得的众多科研突破。同时,秦老师强调了中国在国际南极事务中的积极参与和重要地位。他满怀激情地阐释了中国南极事业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南极精神”,这种精神包括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勇气,以及为祖国科研事业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

最后,秦老师还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答疑互动,就同学们关心的南极旅游、国际交流等话题深入交流讨论。老师和同学们以热烈持久的掌声感谢秦为稼研究员精彩的讲座,本次课程专题活动顺利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