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4日,地理学院2023级全体师范生奔赴上海市14所中学,开展了一场贯通理论与实践的教育见习。这既是我院师范生培养体系中的关键一环,也是响应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育人模式转型的生动实践。
从北外田园到交附闵行,从七宝讲台到格致课堂,同学们在真实的教学场域中观察、思考与成长。他们不仅直面学情、观摩课堂,更在传统板书与数字技术的交融中,在虚拟走班与生成式教学的创新中,深刻体悟到“因材施教”的时代内涵与“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
见习的结束,正是教育思考的开始。11月12日,一场见习汇报展示为这段旅程作结,也向更远处出发。同学们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凝练成教学设计、汇成成长叙事,展现出从“观摩者”到“反思者”的转变。
从观摩到感悟:
我们与教育的初次对话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田园高级中学


小组成员:何佳雨(组长)、谢宗良、旦增尺列指导教师:吕冬、王臻妍
见习体悟:此次见习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学远不止于课堂讲授。从批改作业直面真实学情,到观摩各位老师迥异的教学艺术,我们真正理解了“因材施教”的重量与“教书育人”的丰富内涵。
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中


小组成员:牟洋杨(组长)、扎西拉姆、周甜甜、朱浩铭
指导教师:杨忠秀、宋桂琴、顾英
见习体悟:我们观察到教学实践的辩证性,资深教师善用传统板书推导知识框架,如分步绘制三圈环流示意图,强化逻辑建构;青年教师则借助多媒体工具使抽象概念动态可视化,使用动画演示大气运动,加深学生的直观认知。这种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策略启示我,教学需因材施教,而非固守单一模式。同时,学校创新的虚拟走班模式通过学业检测、智能分层等六步闭环,学生根据周练成绩自主选择进入2G班、3G班、4G班以及5G班。实现数据驱动的大规模因材施教,体现了技术赋能的效率提升。
七宝中学


小组成员:吴丽(组长)、张怡敏、楼梦芸、普姆次仁
指导教师:黎挺、柳英华、赵静远、王丹舟、干一慧
见习体悟:一名地理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长期、主动积累素材的意识;同时也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有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才能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这次见习让我收获的不仅是技能上的提升,更是一种教学思维的转变:做一个有积累、有温度、能共情的地理教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小组成员:李书歆(组长)赵菁菁 刘逸飞 阿热哈提
指导教师:崔文姬,张珍,禇慧敏,王雅琪,刘慧
见习体悟:听过地理学科所有年级、所有老师的课,深入学习不同学段的教学逻辑与教师的授课特色,认识到应积极尝试将所学专业知识(GIS等)运用到教学中。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小组成员:田淋卿(组长)、吴乐圻、徐熔婕、张轩、敖珊珊
指导教师:耿婧婧、潘歌、刘茹欣、周珺、林杏梅、沈兆骋、黄静
见习体悟:在观摩刘老师《大气受热过程》公开课及教研会后,我们深刻体会到“生成式”教学与传统课堂的差异。教研会中,老师们强调要通过支架为学生们搭建起学习知识的框架,老师备课时也要进行充分的课堂预设,并发展动态调整能力,让我们认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需要教师更专业的支持与应变智慧。
上海格致中学


小组成员:梁稚兰(组长)、李熙婕、孙怡婷、张子杰
指导教师:张跃军、蔡露乔、冯萍、张春联
见习体悟:格致之行,地理组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底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我们不仅见识了教学艺术的多样性,还领悟到:育人不止于课堂。我们对地理教学、各类教学技巧乃至教师职业责任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上海市民立中学


小组成员:袁逸飞(组长)、杨凯越、杨玥、沈幸芸
指导教师:姚伟国、乐声浩、袁奋雪、田娜、陈笑
见习体悟:挖掘生活地理素材,让地理教学贴近生活、兼具时代感;持续学习先进教学技术与技能,筛选适配教学目标的数字资源。
上海市闵行区第三中学


小组成员:陈灿然(组长),白雨润,刘一帆,马卓
指导教师:陈碧、胡雅真、杜丹丹、徐露露、田笑川
见习体悟:本次教育见习让我们真正步入地理课堂,将理论运用到实际,意识到地理教学的互动应该有温度、有效度,而不是刻意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许多,更深悟教育责任,坚定了未来成为优秀地理教师的目标。
上海市闵行中学


小组成员:程敏娇(组长)、张莹莹,张雨彤,甘甜
指导教师:王煜依,史为勇
见习体悟:最大收获是将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会通过作业反馈学情、观摩因材施教,见识科技赋能教学,明确未来努力方向。
上海市七宝中学附属鑫都实验中学


小组成员:贺华鑫(组长)、胡欢、韦一佳、陈煜峰
指导教师:吴莹、赵磊、朱小燕
见习体悟:通过见习,我们观摩了许多优秀地理教师的授课,深刻理解了“会知识”与“会教知识”的区别。我领悟到,地理教学需打破理论与生活的壁垒,教师要做知识的“转化者”,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学生可感知、能运用的内容。
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


小组成员:扎巴旦增(组长)、郑煜煜、程昊宇、布阿提凯姆
指导教师:赖才炎
见习体悟:通过课堂观摩与教育研讨,摸清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地理教学的课堂落地逻辑,学会了将课标要求拆解转化为具体的可实践的教学活动,为未来独立授课打下了关键基础。
上海市延安中学


小组成员:黄思琦(组长)、邵泓博、汪熠、高科
指导教师:施鲁、赵倞姝
见习体悟:本次见习,我们沉浸式观摩了优秀教师的课堂。从精巧的教学设计、生动的板图到积极的师生互动,我深刻领悟到“如何教”比“教什么”更关键。此行点燃了我们对地理教育的热忱,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


小组成员:地丽白热.塞买提(组长)、李玉颖、熊晶晶、王坤杰
指导教师:赵卉、温超倩
见习体悟:通过本次中学地理见习学习,深化了地理知识教学转化能力,掌握课堂实操、作业设计等技能,体悟教学逻辑与学情适配,明晰教师职业责任与专业成长方向。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小组成员:许昊宇
指导教师:王越、邵强
见习体悟:在朱家角中学的见习中,最大收获是独立授课,将课本知识转化为生动讲解,与学生互动中提升课堂掌控力与应变能力。
从看见,到成为
感谢每一所接纳我们的学校,也感谢每一位倾囊相授的教师!
这一次,我们走出大学课堂,走进中学教室;下一次,我们将从见习教师,成长为真正的点灯人。愿我们永远记得2025年这个秋天,记得最初踏上讲台时的那份悸动——用教育的温度,去温暖地理的理性;用地理的辽阔,去拓展教育的边界。
山河万里,皆是课堂。我们,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