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韧性未来:中瑞防灾减灾论坛

发布者:区恺迎发布时间:2025-11-14浏览次数:11

以下文章来源于瑞士科技文化中心,作者Swissnex


气候变化与快速城市化正持续加剧全球自然灾害的频率与强度。为了构建真正具有韧性的社会,我们不仅需要深化对灾害的科学认知,更要强化社会体系建设,运用先进技术以提升风险预警与防范能力。

瑞士与中国在这一全球性挑战中各具优势。瑞士在精密科学、建模分析及环境监测方面具有深厚积淀;中国则在规模化解决方案、社区参与及应急响应能力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双方的合作为共创“防灾减灾解决方案”提供了独特契机,这些方案将科学、社会与技术有机融合,推动系统性韧性提升。

“迈向韧性未来”论坛将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邀请来自中瑞两国的领先专家,通过主题演讲与互动讨论,共同探讨防灾减灾的前沿议题。会议将围绕以下四个相互关联的主题展开:


1

理解灾害(Understanding Hazards)—— 深化极端事件的科学认知


2

地理空间知识与社区韧性(Geospatial Knowledge and Community Resilience)—— 强化社区治理与适应能力


3

风险治理转型(Transforming Risk Governance)—— 联结风险感知、沟通与政策,推动系统性韧性


4

科技赋能(Harnessing Technology)—— 利用数据、模型与数字工具降低风险


迈向韧性未来
中瑞防灾减灾论坛


活动时间

2025年11月18日

14:00-17:15


活动地点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南门)河口海岸大楼 B101报告厅


活动语言

英语(提供同声传译)


欢迎扫码报名


会议议程


14:00–14:15 开幕致辞


华东师范大学代表

毕敏慧(Camille Burki),瑞士科技文化中心副总裁


14:15–15:15 从灾害认知到社会韧性


理解灾害(Understanding Hazards)

Prof. Manuela Brunner(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瑞士联邦雪崩与雪科学研究所SLF):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水文事件:山区洪水、干旱、河流热浪与野火

孙福宝(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全球洪水风险


地理空间知识与社区韧性(Geospatial Knowledge and Community Resilience)

Dr. Justin Veuthey(日内瓦大学):灾害防范中的社会资本:传播与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新角色

沈婕(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灾害应急地图前沿与展望


15:15–15:35 互动讨论与问答

15:35–15:55 茶歇

15:55–16:55 从技术创新到风险治理


风险治理转型(Transforming Risk Governance)

Dr. Anna Scolobig(日内瓦大学):风险感知、沟通与决策:将社会与制度视角纳入灾害治理

王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深度不确定性下上海城市防洪的动态适应政策路径


科技赋能(Harnessing Technology)

Mathias Niffeler(瑞士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Empa):数字城市气候孪生体DUCT: 应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物理建模工具与应用经验

殷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极端气候下城市韧性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早期预警系统


16:55–17:15 互动讨论与问答

17:15 闭幕致辞


瑞士代表团嘉宾


Manuela Brunner 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大气与气候科学研究所和位于达沃斯的瑞士联邦雪崩与雪崩研究所(SLF)的助理教授。在来到达沃斯之前,她曾在伯尔尼大学学习地理与气候科学,并在苏黎世大学和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瑞士联邦森林、雪与景观研究所(WSL)以及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完成博士后研究。她的研究聚焦于洪水、干旱、河流热浪和野火等与水相关的极端事件,探讨其水文气象驱动因素,开发预测方法,并评估水循环与极端事件的变化。在 ETH 和 SLF,她带领的研究团队致力于量化全球变化下山地地区的灾害潜势和水资源可用性。


Justin Veuthey 博士的研究兴趣在于灾害预防:即个人和群体在灾害发生前如何减少灾难风险。他坚信“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并关注贫困、边缘化与社会资本等问题,同时也越来越关注新兴技术如何在全球不同地区改变社会。在投身国际合作之前,Justin 曾多年从事新闻工作。他曾在欧洲、亚洲和美洲学习和工作,先后在瑞士政府人道援助机构以及小型非政府组织任职。其后,他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专注研究菲律宾自给农户如何为自然灾害做准备。为此,他曾在菲律宾偏远群岛生活和工作两年。


Anna Scolobig 博士是一位社会科学家,长期从事环境变化、风险与灾害领域的研究。她在社会脆弱性、气候适应与风险治理方面拥有二十年的研究经验,其工作重点是理解人类如何与风险共存,并致力于改进沟通、政策及金融机制,以支持决策过程。她在意大利乌迪内大学(University of Udine)获得博士学位,研究主题为极端天气事件下的社会脆弱性与韧性。此后,她先后在德国、奥地利、英国和瑞士的多家科研机构开展研究工作。她的研究主要探讨社会、文化、政治与制度因素如何影响公众对风险的态度、行为及治理过程。

Anna Scolobig 博士的研究亦通过将技术方案与利益相关方视角相结合,支持气候风险降低战略、政策制定与决策过程,例如共同设计风险管理计划或以人为本的预警系统。她的研究足迹遍及欧洲、亚洲、安第斯山脉及高加索地区。近期,她领导了横跨欧洲与中国的研究项目,探讨以自然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在推动转型性气候适应方面的潜力。在专业活动方面,Anna Scolobig博士曾担任G20欧洲委员会科学参与建议的专家,并多次受欧洲委员会委托,担任科研项目与提案评审专家(例如为欧洲研究执行署 European Research Executive Agency 提供专业评审)。


Mathias Niffeler 是瑞士联邦材料与技术研究院(Empa)城市能源系统实验室的博士生,同时担任 uuen Pte Ltd 的首席技术官(CTO),该公司开发了 CEA Pro,一款用于可持续城市设计的云端建模软件。他致力于推动基于科学的城市能源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可及性,为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提供可操作的气候变化适应与减缓方案。2021 至 2024 年间,Mathias 参与了“Cooling Singapore”项目,这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麻省理工学院(MIT)、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新加坡管理大学的联合研究,旨在开发“数字城市气候孪生体(DUCT)”。该系统旨在帮助新加坡当局评估城市设计方案对局地热岛效应和极端高温事件的影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