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精覃思 | 华东师范大学文理跨学科系列论坛“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与规划应用”成功举办

发布者:顾恒珺发布时间:2024-12-04浏览次数:10

2024年11月29日下午,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地理学会行为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的华东师范大学文理跨学科系列论坛在资环楼539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与规划应用”,旨在深入探讨城市时空间行为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应用。

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申悦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柴彦威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孔翔教授、汪明峰教授、塔娜副研究员、姚申君副教授、张婷麟副教授、于漪副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文佳教授、肖扬教授、朱玮副教授、周新刚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卢婷婷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唐佳副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常江老师,苏州大学建筑学院毛媛媛教授,城市测量师行规划一所所长申立工程师,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睿工程师等50余位专家学者和学生到场参与。

申悦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论坛的背景与意义,强调了时空间行为研究与规划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必要性,并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论坛的上半场是学术报告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城市时空间行为的研究框架、实证方法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等议题进行了精彩的分享。朱玮副教授的报告主题为“空间规划导向的时空行为研究:路径及案例”。他提出了规划领域的时空间研究理论框架与研究路径,并结合两个具体案例分析了如何将时空行为研究融入城市空间规划过程,展示了如何利用时空行为数据来优化城市空间的功能分配,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卢婷婷副教授分享了“基于居民行为视角的城市绿地供应政策优化研究”,她指出在评估政策有效性时,居民的需求和偏好往往被忽视,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的模型(ABM),用于模拟政策措施对居民关于绿色空间使用决策的有效性,考虑了决策过程中的异质特征,并比较了绿地的三种政策情景。研究发现,传统的“硬性”政策可能无法有效满足所有群体的需求,而针对特定群体进行定制化的政策干预,更能提升政策的效果。她认为相对“软”的政策,尤其是能够有效促进社会互动和社会参与的政策,能够显著提高绿地的吸引力。

周新刚副教授的报告题为“地铁站点周边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轨道交通’和‘网约车+轨道交通’的影响研究”,研究识别了不同区域、早晚高峰和非高峰不同时段共享单车或网约车接驳出行距离和出行次数的时空特征,并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分析了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或网约车接驳轨道交通出行次数的非线性影响。

唐佳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个体行为视角下的通勤时间与福祉效应研究”,研究探讨了城市建成环境和个体特征对通勤时间的影响,发现城市的空间结构和交通网络,以及居民的社会经济特征对通勤时间有显著作用,且不同城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研究了通勤时间的福祉效应,发现当个体的实际通勤时间接近或小于理想通勤时间时,生活满意度会呈正向提高趋势。研究强调了城市规划与交通政策应更多关注民生福祉。

常江老师作了题为“行为地理学方法论对地方依恋研究的启示——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他梳理了地方依恋的研究现状,指出行为地理学方法论能够为理解地方依恋的形成机制和空间表现提供新的视角。他展望了未来地方依恋研究的方向并指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地方依恋研究应更多关注地方感知的时空变迁和数字环境对依恋关系的重塑。

评议人塔娜副研究员指出,时空间行为研究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但如何将这些理论有效转化为具体的规划实践,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论坛的下半场是主题为“时空间行为研究的规划应用与实践落地”的圆桌讨论环节,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围绕如何将时空间行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城市规划实践展开了热烈交流。

柴彦威教授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能推动学科发展,更能确保研究成果能够有效落地,真正为社会提供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者们应加强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尤其是与实际的规划和管理部门的互动,借助实际案例和经验,提升研究的实用性与前瞻性。柴教授还提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时空间行为研究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学者们需要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增强对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进一步推动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实际应用。

张文佳教授强调,时空间行为研究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并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能够帮助研究者突破现有理论框架中的理解障碍。他认为,当前时空间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挑战是降低认知偏差,因此,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者应采取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态度,打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门槛,以促进学科的融合与进步。

孔翔教授认为,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不仅要关注整体的空间结构,还要深入分析不同社会群体的行为差异。汪明峰教授指出,传统的设施配置与规划需要考虑各类设施的等级差异,而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规划思维和方法已无法满足新的需求,未来的研究应当探索更加灵活、非传统的方式,以适应城市发展趋势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曹凯教授强调了规划实践中的复杂性,他提出,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成果要能够真正落地,需要进行多场景、多模态的系统化开发。他认为,城市空间规划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设计过程,更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需要在多层次、多维度的框架下进行持续优化和调整。肖扬教授指出,城市规划为低频率规划,而时空间行为研究相对高频,如何在低频与高频之间寻求平衡是关键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城市规划需要更加重视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之间的协同作用,提升城市空间的智能化和适应性。

申立工程师和王睿工程师分享了他们在城市更新与社区规划项目中的实践经验。申立工程师结合具体的项目案例,强调了规划设计与实践落地之间的差距,并提出要制定清晰的路径,确保规划方案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有效执行。王睿工程师则从城市更新和公共空间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规划项目的落地不仅需要科学的设计理念,还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细致的调整与落实,实现功能与服务的最大化。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杨浩然教授团队的博士生杨贽冰介绍了关于环境与痤疮关系的研究,并详细介绍了团队市场化的落地项目——全病程皮肤慢性疾病管理系统,从“诊前-诊中-诊后”的流程辅助医生优化诊疗方案,提高诊治效率与精度。她的分享为与会者展示了时空间行为研究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性和前瞻性,进一步突出了学术研究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

最后,申悦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申悦教授再次感谢与会嘉宾对跨学科团队建设的大力支持。她指出,本次论坛促进了行为地理学与城市规划领域的学术交流,深化了多学科视角下的理论与实践融合,并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此类跨学科合作的学术平台,为推动中国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与规划实践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