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下午,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资助,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举办的“华东师范大学知名学者学术讲座”在中北校区田家炳楼一楼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李秉勤教授作“澳大利亚老年移民融合的多层次策略研究“报告,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黄晓星教授带来“如何‘拼贴’城市?——城乡社区的田野与经验研究”讲座。本次系列讲座由姜炎鹏教授主持,社发学院人口所所长卿石松教授,江南大学金融研究所包卿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李晶副教授,我院张红副教授、于漪副教授,公共管理学院邹嘉欣等老师参会,同时吸引了上海社科院等多名校内外同学参加。
李秉勤教授深入剖析了华人老年移民在澳大利亚社区融合面临的现实困境,面对多元文化与语言环境,地方议会的服务体系难以充分适配老年移民需求,加之该群体分散居住的特点,进一步导致政府服务难以精准覆盖,加剧了老年移民的社会隔离。对此,她提出老年移民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可融入当地信息网络,获取生存适应所需的各类必要信息,弥合社会连接断裂。

黄晓星教授以空间、社会与制度的互动为基本范式,结合不同阶段城乡社区的田野研究经历,探讨如何从碎片化经验走向整体化想象,构建对城市的整体性认知。他指出,城市更新始终内嵌于制度变迁之中,空间改造背后暗含深层资源配置逻辑,城市空间建设应坚守“以人为本”理念,在既定框架下赋予不同空间成为各类行动者“表演剧场”的自由。黄教授呼吁研究者积极“漫步”城市,用脚步丈量城市肌理,真切感知社会现实问题。

李秉勤教授长期深耕社会政策与治理研究领域,黄晓星教授则专注于城市社会学与社区研究。两位学者的分享不仅带来跨文化社会融合、城市空间治理的前沿学术视角,更通过生动案例解析与研究方法指引,激发了在场师生的深度学术思考与热烈讨论,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有益启发。








最后,姜炎鹏教授总结强调,开展人文地理学研究需跨界融合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视角,主动提升对社会问题的直觉与敏感性,研究不仅要聚焦“How”的机制层面,更应转向“Why”的本质问题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