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2025年4月2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召开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传达学习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相关精神,学院党委书记谭红岩对学院相关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并围绕党的作风建设讲授党课。会议指出,要统筹推进学习研讨、查摆问题、集中整治、开门教育等重点任务,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贯穿日常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谭红岩以“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定加强作风建设”为题讲授党课。她从中央八项规定的内容、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要求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举措等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并结合高校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学院党委将继续贯彻好“严、融、实”的要求,以“
  • 探秘国产大飞机:这堂《职业认知与生涯发展》课,藏着多少惊喜?师生参观商飞运行支持指挥中心4月3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职业发展中心设立的《职业认知与生涯发展》课程别开生面,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带领30余名本科生走进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客户有限公司,开启了一场跨越学科边界的沉浸式职业探索之旅。这场实践课将大飞机的硬核科技与教师职业的人文关怀巧妙融合,为未来教育工作者埋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打破课堂边界:在大国重器中触摸职业温度师生C919客舱模拟器前合影作为全校劳动与创造模块的特色课程,《职业认知与生涯发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起“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此次中国商飞之行,正是课程实
  • 2025年3月27日,学校2025年学风建设项目立项交流会于闵行校区学生发展空间213顺利举行。由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罗艺主持的项目《地学文化节:薪火淬砺青春志,学风如砥塑脊梁》获华东师范大学2025年学风建设项目立项。项目依托地理专业实践育人特色,深耕“地学文化节”品牌,通过多样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与热爱,培育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人才。学院还形成“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四步走学风建设工作法,全方位推动学风建设,力求在全校营造共学地理的氛围,将地学文化节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地学及校园文化品牌。2024年,首届地理科学学院地学文化节秉承“知地明理,放眼世界”的理念,
  • 2025年4月2日下午13时,我院为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特级教师、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闵行区教育局原局长何美龙主讲,围绕基础教育改革、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内涵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与方向等内容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探讨。讲座吸引了将近100位同学参加,其中不乏非师范生、研究生和学院各专业的学生。讲座伊始,何美龙以社会对教师职业的热议为切入点,直面ChatGPT、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对教育模式的冲击。他坦言,在AI重塑教学场景、出生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教师职业的“存续危机”引发广泛讨论。对此,何美龙提出辩证观点:社会对优
  • 喜报,我院2024年读懂中国视频作品《朱荣林教授的奋斗篇章》,在“风启学林”2024年度巅峰榜活动中,荣获“2024年度优秀科学家故事作品”。
  • 4 月 1 日下午,地理科学学院预备党员集体谈话暨理想信念教育在我校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 A304 圆满举行。校关工委副主任孙桂华、朱月琴、陈爱平,院关工委副主任陆珏、阎海云,特邀党建组织员范安康等老师参加。活动由院党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罗艺主持。活动伊始,阎海云老师带领全体预备党员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会场,展现了新党员们对党的忠诚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决心。宣誓结束后,关工委的爷爷奶奶们结合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同志们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陆珏老师以“做有理想、有抱负的新一代青年”为主题开展主题教育,她结合身边党员模范事迹,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共产党
  • 3月22-23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师范大学承办的“城市地理学发展与创新研讨会暨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会议汇聚了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城市地理学理论创新、实践应用与未来发展展开了深入研讨。22日上午,会议举行了开幕式。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朱国军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汇聚了全国城市地理领域顶尖专家与青年学者,将围绕学科前沿和战略热点展开深度探讨,必将为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中国地理学会党委副书记张国友在致辞中回顾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创建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充分肯定了上一届专委会在
  • “慕课西部行”是教育部高教司为推动教育资源共享、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倡导的一项公益性教育行动,旨在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课程共享,精准聚焦西部教育质量提升,助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为深入推进“慕课西部行 2.0 ”行动,探索基于知识图谱与人工智能(AI)技术的教学与教研新模式,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西部行办公室发起“人文地理学”智慧课程教研西行项目,通过跨校教学团队的共研、共建、共享、共创,构建智慧课程驱动的教、研、学共同体。2025年3月27日下午,在智慧树平台技术支持下,“人文地理学”智慧课程教研西行活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由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院林德龙主管主持。智慧树网副总裁王
  • 3月28日晚,由地理科学学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联合举办的华东师范大学地学部“地”耀星“河”,“环”抱未来校园十大歌手大赛圆满落幕。经过各学院初赛选拔,18位实力唱将脱颖而出,在比赛的舞台上展现了精彩表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难忘的音乐之夜。音乐学院团委书记班冬宇、外语学院团委书记曹安琦、光华书院辅导员杜源恺以及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十大歌手第二名郭嘉担任比赛评委。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团委书记冯添华,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辅导员乔梁,地理科学学院团委书记侯静惟出席活动。【精彩演出回顾】(按出场顺序排列)何悦(地理科学学院)《你的甜蜜》马
  • 历时两周的“寻找最美学生寝室&办公位”评选活动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完美收官。同学们的投稿或简单精致或充满仪式感,本次获奖名单如下,快看看下面有没有你熟悉的温馨角落。获奖名单包子夜李煜冰刘宇翰孙颢月谢翔羽徐寒清杨子逸奖品领取指南时间:4月1日—4月12日9:00-17:00地点:资源与环境大楼514再次感谢所有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希望这份对生活的热爱能继续绽放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期待明年和更好的你们相遇。
  •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等跨院系合作申报的“等高线生涯实践课程工作室”成功入选2025年华东师范大学就业名师孵化工作室,负责人为学院党委副书记罗艺。该项目为2024年度华东师范大学就业促进项目(生涯课程类)“卓越明理”生涯实践课的延续性探索,目标打造体系化的生涯实践课堂,实现就业育人的价值目标。据悉,华东师范大学就业名师工作室系列项目由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职业发展中心设立,旨在进一步贯彻国家就业优先战略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求,完善全学段生涯教育体系,扩大就业研究辐射影响力,引领育人创新。“等高线生涯实践课程工作室”以地理学中等高线为内
  • 3月25日下午,为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与服务获得感,地理科学学院邀请学校信息办开展 “信息化服务进院系” 宣讲活动,推动学院教学科研、学工思政及行政管理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教师代表、期刊编辑和学生代表参会,会议由地理科学学院院长王军教授主持。学校信息化治理办公室主任刘志鹏作《数智跃升 ——AI 在华东师大、AI for EDU》专题报告,结合学校公共数据库和数据驾驶舱实例,介绍学校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显著成效及未来思路。刘主任指出,学校于 2023 年底启动 “数智跃升计划”,在教学科研、治理体制、信息体系、系统综合等方面实现 “数智化” 突破创新。他还分享了学校在 AI 技术
  • 3月19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谭红岩率队赴上海地产闵虹(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交流,与上海闵行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地产闵虹(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商产教融合新路径。此次活动旨在推动高校科研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上海地产闵虹(集团)有限公司招商中心、资管部、江川路街道营商办、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等参加交流会。会议由张志雄主持。张志雄介绍上海地产闵虹集团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闵虹集团旗下拥有首批国家级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首批国家级零号湾双创示范基地、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三家国家级园区,在产业园区和科创园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
  • 2025年3月23日晚,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十佳歌手”比赛在河口楼A608圆满举办。15位来自不同年级、风格各异的参赛选手齐聚一堂,以动人的歌声诠释对音乐的热爱,登上了属于他们的舞台。灯光亮起,音符流淌,一场青春与热情交织的视听盛宴正式拉开帷幕。舞台上下仿佛心有灵犀,音乐成为大家共同的语言。舞台之上,他们光芒四射、各展风采,从经典金曲到潮流热歌,不同曲风轮番登场。舞台下,观众的掌声与欢呼此起彼伏,不少同学跟着旋律轻声哼唱,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每一个音符都饱含情感,每一段旋律都触动人心。从第一位选手的自信开嗓,到每一轮演唱间的热烈掌声,比赛氛围迅速升温。选手们用心演唱、真情流露,展现出地理
  • 3月25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共有来自547个中国单位/机构的6388名中国学者入选。地理学入选的总人数为62人,比去年增加了2人。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共有3位学者入选该榜单。地理科学学院入选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爱思唯尔)学者名单姓名单位学科领域黎夏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王格慧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余柏蒗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黎夏黎夏,国际欧亚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专家。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中
  • 整体优势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前身地理系成立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高校地理系。学院始终秉持“探索地球复杂系统、守护人类生存环境、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宗旨,致力于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地理科学学院拥有包括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在内的强大师资,建设多个省部级和国家级工作平台。地球科学于2016年进入全球ESI前1%行列,在学科评估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学院长期深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科学、地理教育等多个领域,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区域发展、灾害应急、地理教师培养等方面成果丰硕。学院先后承担世界地理与地缘政治、学科教育、专业实训、青少年科技素养

近期学术论文